“氫”觀察|氫車6000輛/年,綠氫10萬噸/年!福建2035年氫能產值劍指千億
時間:2025-06-19 16:22
來源:HEIE組委會
點擊:
次
6月18日,福建省發改委正式印發《福建省氫能產業創新發展中長期規劃(2025—2035年)》,明確以綠色氫能為核心理念,分階段推進氫能全產業鏈技術突破與規模化應用。
《規劃》提出,到2030年建成50座加氫站、10條運營示范線,燃料電池汽車年產量達6000輛,氫能產業總產值突破600億元;到2035年,福建將構建起覆蓋“制-儲-運-用”的氫能產業體系,打造全國領先的氫基綠色燃料供應基地。
這份文件不僅為福建氫能產業擘畫了十年藍圖,更標志著我國東南沿海氫能經濟邁入實質性落地階段。
定調氫能十年發展路徑
1. 階段目標與時間線
⑴起步發展期(2025-2030年):
①創新驅動:建成10個以上高能級氫能技術研發平臺,聚焦綠電制氫、氫基燃料合成等核心技術攻關。
②示范應用:落地1-3個百兆瓦級綠電制氫項目,打造1-3個氫基綠色船舶燃料加注港口,建設50座加氫站,覆蓋港口、園區及城區的10條氫能運營示范線投入使用。
③產能突破:實現年綠氫生產能力3萬噸、氫基綠色燃料10萬噸,燃料電池汽車年產量達6000輛,氫能產業規模超600億元。
⑵加速突破期(2030-2035年):
推動氫能技術從“示范”向“產業化”躍升,形成規模化氫基燃料供應網絡,力爭產業總產值再上臺階,躋身國內氫能產業第一梯隊。
⒉政策發力點
⑴優先布局綠色航運燃料:以港口為切入點,重點推進綠色甲醇等氫基燃料在船舶領域的應用,降低對傳統化石燃料的依賴。
⑵降本增效雙輪驅動:通過中試及小規模產業化,提升氫能轉化效率,突破儲運成本瓶頸,構建產業競爭優勢。
⑶龍頭企業引育計劃:培育或引進3-5家掌握核心技術的氫能領軍企業,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。
福建氫能版圖全解析
當前,福建省氫能行業正蓄勢待發,積極籌備迎接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。
1. 區域資源稟賦與戰略定位
⑴港口優勢:依托廈門、福州等港口城市,打造氫基綠色燃料加注樞紐,服務國際航運減碳需求。
⑵產業集聚效應:以福州、廈門、泉州為核心,形成“技術研發-裝備制造-場景應用”閉環,輻射帶動全省氫能產業鏈布局。
2. 產業鏈關鍵環節布局
⑴上游制氫:以可再生能源制氫(綠氫)為主攻方向,結合沿海風電、光伏資源,構建低成本綠氫供應體系。
⑵中游儲運:突破高壓氣態儲氫、液態有機儲氫等技術,建設氫能管道網絡,降低運輸成本。
⑶下游應用:交通領域:以燃料電池汽車、港口牽引車為突破口,逐步拓展至物流、公交等場景。工業領域:探索氫能在鋼鐵、化工等行業的替代應用,推動傳統產業綠色轉型。
3. 政策與市場雙重驅動
政府將通過財政補貼、稅收優惠、用地保障等措施,加速氫能項目落地;同時,以“應用場景換產業”模式,吸引社會資本參與,形成“研發-示范-商業化”的良性循環。
文件的出臺,不僅是能源結構轉型的里程碑,更是搶占全球氫能經濟賽道的戰略舉措。從綠氫制備到港口應用,從技術創新到產業集聚,福建正以“敢為人先”的姿態,書寫氫能時代的“福建方案”。未來十年,氫能產業或將成為福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,為“雙碳”目標實現注入強勁動能。
關于HEIE振威國際氫能展
·展會全稱:北京國際氫能技術裝備展覽會
·展會時間:2026年3月26日-28日
·展會地點:北京·中國國際展覽中心(順義館)
·主辦單位:
中國能源研究會 振威國際會展集團 北京振威展覽有限公司
·支持單位:
中國能源研究會氫能專委會 內蒙古氫能產業協會 湖南省氫能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
·參展范圍
氫氣儲運及相關設備; 制氫設備技術與氫氣供應;氫燃料汽車;燃料電池系統及成果應用;燃料電池及關鍵部件和供應技術;加氫站成套設備;氫液化工廠;低溫液體泵動力設備類;氣體測量與分析儀表類;車載供氫系統;氫能專利及成果轉讓; 應急防護及勞保用品;氫能示范區、學研機構;消防報警設備工業安防系統。
·聯絡我們
參展咨詢:吳經理 010-5617 6990
參觀咨詢:鄭經理 010-5091 7033
媒體合作:吳經理 010-5617 6990
聲明:
· 本文章未經授權不得擅自使用,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和保持信息完整性。
· 本文內有的信息、圖片或素材,如無意中侵犯某方的知識產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
· 本文章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。